一、重温历史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努力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作出贡献。
二、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科学总结了党的二十大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指出了党的二十大蕴含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对人才殷殷期望和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和教育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我们要想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必须要有发达的教育;没有发达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充沛的人才,也很难掌握先进技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论述的背后逻辑非常清晰。
报告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牢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恪守教育初心,扎根教育沃土,踏踏实实工作,更加自觉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新技能,实践教育新方法,积极应对新挑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四、对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工、学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要做到学习党二十大精神全覆盖。各党支部、党小组、各科室、学生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学思践悟学,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要用心领悟,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通过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思政课教学、党团主题活动等实现师生学习全覆盖。
(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
利用网站、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要原原本本学习、逐字逐句研读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广播站要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学校的每一个地方。
(三)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答好职业教育答卷。
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宣讲,让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地了解,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排版:王佩
审核:李莲